新質生產力的拔節生長,離不開堅實穩固的合規根基。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即墨區稅務局將合規理念融入稅費服務全鏈條,變被動管理為主動賦能,以精準滴灌、風險防控、高效直達的精細化舉措,為新質生產力企業提供全周期稅務合規護航,有效激發創新動能。
研發合規“精準滴灌” 為“即墨造”飛天注入創新底氣
不久前,天舟九號貨運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完成。來自青島英派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核心肌肉鍛煉裝置也搭乘天舟九號,成為了中國空間站的“新成員”。這個高1.7米、寬1米、重約130公斤的“太空健身伙伴”,是該公司團隊近兩年艱苦攻關的研發成果,專為航天員強化核心肌群、對抗太空微重力環境下肌肉萎縮而設計,為航天員們的健康提供關鍵保障。
作為擁有336項國內專利、2項國外專利的健身器材研發制造“領頭雁”,該公司不僅服務于航天領域,其技術也應用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滑雪板固定器脫離力矩檢測設備”等項目。但在創新之路上,企業也曾面臨“成長的煩惱”。“研發投入大,但費用歸集口徑復雜,哪些能享受加計扣除政策,我們有時候把握不準。”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梁春紅表示。
為此,即墨區稅務局靶向對接企業需求,組織業務骨干深入企業研發、財務、生產一線,開展“穿透式”輔導,從人員人工費用的精準歸集,到直接投入材料的清晰界定,再到設備折舊的攤銷方法,逐一梳理流程、明確政策要點,輔導企業建立研發支出輔助賬。“稅務部門的輔導,覆蓋了研發費用歸集的每個合規節點,這和我們追求產品極致的理念高度契合。2024年,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241萬元。現在,合規是我們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底氣。”梁春紅表示。
合規“體檢”前置預警 校準“深海臍帶”創新航標
走進青島漢纜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生產基地,166米的立塔上,行車正吊著銅芯升空,在垂直生產線上完成高壓電纜絕緣層包裹。作為國內海底電纜領域的先行者和北方最大的生產商,青島漢纜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生產的500kV超高壓海底電纜可以代表中國海纜制造的最高水準。目前,該公司訂單已排到2026年,這一繁忙景象既是企業高速發展的印證,也帶來產能擴張與合規管理的雙重挑戰。
新質生產力企業高速發展期,往往是涉稅風險的易發期。為此,即墨區稅務局推出稅務合規“體檢”服務,將風險管理端口前移,變事后應對為事前預防。由稅政、風險管理等部門業務骨干組成風險應對團隊,深度聚焦海纜制造行業特性,對企業原材料采購抵扣的真實性、大型設備進項稅分攤的合理性、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涉稅處理的規范性等關鍵環節,進行系統性合規“體檢”。“稅務部門合規‘體檢’服務,在我們全力沖刺時幫我們校準航向。”公司財務負責人劉建軍表示,“幾次‘體檢’和精準輔導,幫助公司構建了更嚴密、高效的涉稅風險內控合規體系,現在我們內部也會不定期組織培訓,確保每筆業務、每個環節都經得起稅法的檢驗。”
合規退稅“快享無憂” 構筑“變色玻璃”風險屏障
在青島地鐵2號線苗嶺路站,出站長廊的玻璃能隨光照強度自動調節明暗,為乘客們帶來舒適的溫度體驗。這神奇的“變色”效果,來自青島卓英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溫致變色玻璃。其核心是一種特殊的納米材料制成的智慧節能膜,可隨光熱強度和溫度高低自主調節玻璃透光度,實現屏蔽99.55%的紫外線和85%的紅外線效果。作為光學產品領域的“全能選手”,該公司的產品涵蓋導光板、擴散板等,其高密度聚氨酯產品更是打破國外品牌的技術壟斷。目前,該公司已與300余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建立穩固合作,國際市場版圖不斷擴張。
海外市場的快速拓展,對出口退稅的速度與合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針對卓英社這類高成長性、高信用等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即墨區稅務局量身打造出口退稅“合規快享”服務,由業務骨干“一對一”輔導企業建立貫穿訂單簽約、生產備貨、發貨出運、外匯結算全鏈條的單證備案管理體系,確保單證齊全、邏輯嚴密、備案規范,從業務源頭筑牢合規根基。同時,即墨區稅務局優化流程,實行“隨報隨審、快審快退”,在嚴守合規底線的前提下最大化壓縮內部流轉時間。“現在,只要我們的退稅申請材料合規、齊全、清晰,6個工作日就能辦結。”該公司財務負責人王麗英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計辦理出口退稅超過470萬元,有力支持了企業研發投入和原材料采購。
“稅務合規絕非束縛創新的枷鎖,恰恰相反,它是新質生產力行穩致遠不可或缺的‘防護網’和‘助推器’。”即墨區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精細服務、強化風險共治、優化智慧賦能,讓企業合規之路更便捷、更透明、更可預期。”文/通訊員 巨冰倩 記者 趙彥閱
[來源:信網 編輯:李源菁]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