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官路水庫:圍壩填筑沖刺“封頂”
?重點轉入圍壩護砌、機電設備安裝階段,主體工程計劃年內完工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在官路水庫施工現場,隨著安全員一聲哨響,吊車揮舞長臂,將一塊重達170公斤的預制混凝土聯鎖塊,穩穩放在大壩內側的斜坡上。
巨大的迎水面壁上,一塊塊聯鎖塊之間環環相扣又留有縫隙,就像搭積木一般整齊地附著在大壩上,如同給大壩穿上一層堅實的鎧甲。
眼下,官路水庫圍壩填筑工程正向著最后的“封頂”沖刺,與此同時,圍壩護砌工程也加快了施工進度,推動大壩“裝修”提速。
記者從市水務管理局獲悉,目前官路水庫工程圍壩填筑、引黃濟青連接線、泵站工程分別完成總工程量的98%、92%、86%,累計完成投資占總投資的68%,計劃主體工程年內完工。
“以前我們建設水庫,迎水面多用石頭砌筑,但這次采用混凝土預制聯鎖塊鋪裝,是近年來平原水庫護砌的推廣工藝,與傳統漿砌石工藝相比具有節約高效、耐久穩固的特點。”圍壩一標段項目部施工技術負責人蘇中介紹,一塊聯鎖塊重達150多公斤,吊裝的同時還需同步開展位置調整、找平、拼縫等工作,一輛吊車每天僅能裝250塊左右,而一個50米長、30米寬的迎水面壁單元就需要8000塊。
工程量如此之大,為什么不選擇傳統漿砌石工藝呢?“官路水庫圍壩全長12.69公里,最高處24.4米,如果采用漿砌石,需要的石材量巨大,周邊石材開采有限,不利于生態環保。更重要的是,傳統漿砌石工藝護砌無法達到柔性聯鎖所具備的整體性和穩定性。”蘇中表示,使用聯鎖塊鋪設護坡,坡面具有“可伸縮性”,既耐久穩固又具有柔性。
據悉,官路水庫正在施工的大壩聯鎖塊護砌工程,是目前行業內在建水利工程中單塊體積、重量和精度最大的聯鎖塊護砌項目。
站在施工現場,高達20多米的水庫圍壩顯現出雄偉的氣勢。水庫占地面積約13.5平方公里,接近半個市南區的大小。官路水庫工程建設指揮部現場管理組工作人員介紹,官路水庫是山東省近年來建設的興利庫容最大的水庫工程,最高蓄水位28.8米,最大蓄水水深約21.5米。
隨著一層層土料被壓實,大壩已“生長”至20米高。目前圍壩填筑工作累計完成2000多萬立方米,占總量的98%,已基本實現圍壩全線合龍,施工重點任務轉向圍壩護砌等,其他如電力外線、變配電、信息化、機電設備安裝等專業工程同步實施推進。
官路水庫工程總投資91.45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圍壩、入庫泵站、青島出庫泵站、高密平度出庫泵站、泄洪放空洞、墨水河及順溪河改道工程、引黃濟青連接工程、管理設施及信息化工程等。開建以來,已累計完成投資63億元,占總投資的68%。水庫建成后,年調蓄水量可達5.8億立方米,將與棘洪灘水庫一起構建起“雙渠雙庫”客水調蓄架構,大大提升青島市乃至膠東半島的水資源統籌調配、供水保障和戰略儲備能力。
記者從市水務管理局了解到,官路水庫輸配水一期工程涉及的77項前期任務已全部完成,高新區原水管線段已進場開展施工有關工作。輸配管網一期總長約128公里,要穿越6次鐵路、33處公路、21次河道,還要建設水廠、泵站等,按照要求三年內完成整個工程建設。
今年以來,市水務管理局全力推進水務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全市水務系統重點在水源及輸配水、城鄉供水保障、城鎮排水和污水處理、河道治理及防洪排澇、水庫水閘除險加固等領域推進實施107個水務項目建設,加快構建現代水網格局。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