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eomic"></kbd>
<strike id="eomic"></strike>
<strike id="eomic"></strike>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全鏈條”培育服務 青島讓技能人才成為“香餑餑”

原標題:“全鏈條”培育服務!青島讓技能人才成為“香餑餑”

目前青島有技能人才173.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2.2萬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35.85%,技能人才總量和占比均居全省首位——

“全鏈條”培育服務,讓技能人才成為“香餑餑”

青島加快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目前,全市共有技能人才173.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2.2萬余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35.85%,技能人才總量和占比均居全省首位,國家級技能領軍人才152人、省級技能領軍人才247人、市級技能領軍人才5326人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青島累計開展各類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6.04萬人次,累計發放各類補貼4090萬元,其中,企業新型學徒制和“金藍領”培訓1700余人次

目前,全市已備案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企業達到767家、第三方社會化評價機構27家、院校19家,累計開展技能人才評價15萬人次,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2.1萬人次

如今,青島構建起一套完備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其中,僅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就累計吸引34萬名選手參賽,帶動崗位練兵超340萬人次

目前,全市共有技工院校22所,在校生數量超過4.9萬人,2024年招收新生突破1.9萬人。

第二屆山東省職業技能大賽日前落下帷幕,青島市代表隊131名選手參與了103個競賽項目的角逐,取得16金14銀11銅的好成績,共斬獲41枚獎牌,總數創歷史新高。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離不開高技能人才的堅實支撐。近年來,青島不斷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服務等全鏈條,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進入“快車道”。目前,全市共有技能人才173.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2.2萬余人,占技能人才總量的35.85%,技能人才總量和占比均居全省首位,國家級技能領軍人才152人、省級技能領軍人才247人、市級技能領軍人才5326人。

讓技能人才成為“香餑餑”、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寬,青島各級各有關部門進行了哪些有益探索?未來如何培養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記者進行了調研采訪。

政策扶持,推動產業工人由“工”變“匠”

2024年,青島發布《引進和培養高層次技能領軍人才獎勵實施細則》,其中明確“本市單位全職引進或培養的高層次技能領軍人才最高可給予200萬元獎勵”。

消息一出,引來不少關注。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二級巡視員黃同華看來,一名優秀技能人才所創造的價值遠超百萬元。

“技能人才是聯結創新與生產的關鍵角色,尤其是在以制造業立市的青島,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技能人才。”黃同華說。

不少青島企業家對此也深有感觸。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走訪調研企業人才供給情況時,不少企業家直言“高技能人才供不應求”,“尤其是青島制造業企業的裝備現代化水平、工況條件都已經得到極大提升,高技能人才在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企業有需求,政府見行動。近年來,青島以市委市政府名義陸續出臺多個政策文件,如《關于弘揚工匠精神 打造工匠之城的意見》《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等,從培養、引進高技能人才的優厚政策,到在全國率先建立起對選手、基地、辦賽多元化獎勵支持體系,再到對技能人才培育載體和全鏈條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建設做出制度性安排,青島吹響“工賦青島·智造強市”的嘹亮號角。

作為用人主體,不少在地企業也聞風而動。青特集團有限公司擁有職工4000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00余人,包含青特工匠、城陽工匠、青島工匠、青島大工匠、齊魯工匠等各級工匠40余人。高效穩定的高技能人才梯隊背后是企業完整的工匠培育體系。

“我們制定出臺了自己的《青特工匠命名管理辦法》,從培育到使用再到評價,將高技能人才培育制度化、常態化,同時,在薪資待遇、職位晉升、榮譽稱號等方面對高技能人才‘高看一眼’,讓他們與企業共成長。”青特集團工會主席紀國清介紹。

一個技藝嫻熟的高技能人才的養成,不僅要靠技術工人自己善學肯練,更依賴企業提供人才成長成才的土壤。依托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培訓課堂,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質量監督員鞏云海,取得鉗工高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后,又拿到電工技師職業等級。“我們每年會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和企業實際需求,組織‘金藍領’高技能人才培訓,給每個工種精準勾畫技能矩陣、繪制實訓地圖,推動產業工人由‘工’向‘匠’轉變。”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工會主席趙文青告訴記者,除此之外,企業還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以及企業選拔的技能導師,開展“師帶徒”培訓,“我們已經連續舉辦三屆‘青藍杯’大賽,就是希望有更多年輕的技能人才‘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青島累計開展各類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6.04萬人次,累計發放各類補貼4090萬元,其中,企業新型學徒制和“金藍領”培訓1700余人次。

多元評價,打破技能人才“職業天花板”

“技能人才正迎來黃金時期。”

春江水暖,不少高技能人才對此有著深切感受。

2023年,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前港分公司流機隊郭凱獲評全省首批、青島首個“首席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資格。

從事碼頭裝載機司機工作20年,郭凱不僅可以將裝載機鏟斗與艙壁距離控制在1毫米,提升清艙效率近10%,還參與30余項設備技術革新項目,其創新成果累計節約成本超千萬元,并帶徒傳藝培養了20多名高技能人才。

也正因此,“新八級工”制度試行后,郭凱獲評成為青島首個“首席技師”。

曾經,“職業天花板”不夠高,大大限制了技能人才上升成長空間。而獲評“首席技師”,不僅給郭凱帶來了莫大的榮譽和強烈的社會認同,更讓長期在生產一線工作、技藝技能高超和業績突出的高技能人才,看到了再次提升的希望。

“原有的技術工人職業發展評價等級分五級,最高到高級技師,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人40歲就是高級技師了。”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楊志強告訴記者,晉升通道有限,不少行業頂尖的技能人才職業發展早早就“見頂”,伴隨著“新八級工”制度的試行,越來越多的島城高技能人才有了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據統計,“新八級工”制度試行以來,全市已累計評聘72名特級技師和8名首席技師。

為技能人才打破“職業天花板”之外,青島也著眼技能人才“如何認定”“誰來認定”的難題,深化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制度改革,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多元化技能評價體系,為技能人才成長鋪路架橋。

2022年起,青島先后印發《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10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通知》《青島市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指南(試行)》《青島市技能人才評價質量督導工作指引(試行)》等多個文件,并制定完成技能人才評價文件匯編,指導企業結合生產經營需要,自主開發評價標準規范,運用評價方法,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鼓勵企業量身培養適崗型技能人才。

目前,全市已備案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企業達到767家、第三方社會化評價機構27家、院校19家,累計開展技能人才評價15萬人次,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2.1萬人次。

賽事搭臺,打造技能人才成長“快車道”

“副高級”指導教師身份,對于26歲的王明輝來說是個“逆襲”。

16歲時中考失利的他選擇進入山東工業技師學院,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畢業后的他作為高技能人才被“引”進青島,成為青島市技師學院的一名副高級指導教師。

破格招錄王明輝的理由很充分——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工業控制項目金牌獲得者。

在青島,越來越多像王明輝一樣的技能人才在競賽的比學趕超中實現人生的華麗轉身。“職業技能競賽,不止于‘賽’,更在于打通技能人才成長的‘快車道’,讓技能人才直達夢想。”青島市技師學院教務處長梁珍表示,去年以來,技師學院有106人次獲得省級賽事一等獎,“職業技能競賽已經成為培養選拔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全國各省、市都相繼出臺相關政策,重獎世賽獲獎選手以及國家級、省級各種技能比賽獲獎選手,青島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名企業職工和院校師生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各類技能人才競相涌現,極大優化了技能人才的發展生態。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不久前公布2024年度‘山東省技術能手’名單,青島有72人依靠在省、市級職業技能競賽中的亮眼表現,獲得‘山東省技術能手’稱號。”青島市人力資源發展研究與促進中心主任陸昕浩表示,通過競賽擂臺比武,技能勞動者增強了獲得感與職業榮譽感、自豪感,也更堅定了他們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來到青島,王明輝的表現沒有讓人失望,他不僅斬獲“振超技能大獎”,代表青島參加國家、省、市各類職業技能賽事,還“帶徒”出征,由他指導的學生顏龍、姜森清成功斬獲第三屆全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技能大賽人工智能訓練師S(學生組)一等獎、青島市第十七屆職業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賽項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連續舉辦十七屆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聚焦青年學生群體啟動青島市首屆技能新星職業技能大賽;組織各種形式的行業和區域競賽、企業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如今,青島構建起一套完備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其中,僅青島市職業技能大賽就累計吸引34萬名選手參賽,帶動崗位練兵超340萬人次。

產業導向,塑造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格局

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承載著個人夢想,更關系著產業升級。

當前,全國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加大技能人才培養投入。例如,浙江省全面放寬落戶限制,推進“金藍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2024年新增高技能人才39萬人,2025年計劃新增20萬人;河南省連續三年將“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取證”列為省重點民生實事之首,大力提升勞動者素質素養和技能水平;江蘇省深化產教融合,實施職業教育融合促進行動,新建10所“鄭和學院”,推進高職“雙高計劃”和中職“雙優計劃”……

秉承產業發展為技能人才培養的“風向標”這一理念,青島也在不斷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解”產業人才之“渴”。圍繞“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特別是實體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青島出臺新一輪新型學徒制和“金藍領”培訓政策,將原就業技能培訓職業(工種)由92個擴充至135個,新增人工智能訓練師、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無人機測繪操控員、智能樓宇管理員、康復輔助技術咨詢師等43個職業(工種),增幅達47%。

一線工人加班多,自我提升的時間精力有限、積極性不高,面對這些癥結,青島將就業技能培訓平均時長由原來的165課時降至約80課時,整體下降幅度達52%,其中取得合格證書類培訓最低30課時即可達標,讓參訓人員在更短時間內完成學習培訓。

與此同時,一批現代化技工院校正成為技能人才的重要供給基地。目前,全市共有技工院校22所,在校生數量超過4.9萬人,2024年招收新生突破1.9萬人。

成長有支撐、創新有舞臺、奮斗有回報,當越來越多的技能人才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在產業舞臺上盡展其能、成長成才,青島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必將實現新突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也一定會邁上新臺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陸云琦]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6/11 09:21
· 來源 ·
觀海新聞
· 責編 ·
陸云琦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日本精品视频一视频高清|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国产精品高清尿小便嘘嘘|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在线观看|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精品| 人妻互换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九九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视频久re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99| 2021久久国自产拍精品|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91免费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