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夜門診:破解就醫、應診“時間困局”
對患者來說,更好解決“請假難”“掛號難”等問題;就醫院而言,是對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黃飛 文/圖
7月15日晚上8時,高溫且熱鬧的城市逐漸回歸涼爽和寧靜,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依然燈火通明,記者在剛開啟不久的暑期夜門診看到,就醫秩序井然,家長們安撫著小患兒在候診區安靜地排隊等待。
近年來,為精準破解群眾看病就醫難點,青島多家醫院陸續開設夜門診,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學生等群體選擇在非工作時間接受醫療服務,老年人也可以避開高溫時段走進醫療機構接受健康管理。
近日,記者走訪青島多家開設夜門診的醫療機構,探求夜門診背后的現實意義。
夜門診解決請假、掛號雙重難題
“從目前的檢查結果看,孩子使用角膜塑形鏡后,近視度數沒有明顯的增長,但孩子出現的散光問題,家長應給予足夠的重視。”7月15日晚上7時30分,在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眼科診室內,副主任醫師郭佃強正耐心地向孩子家長解釋著檢查結果。這是他當晚接診的第27名患者,診室外還有9名預約掛號的小患者在等待。
從7月2日晚上開始,市婦女兒童醫院暑期夜門診服務再度開啟,兒童保健科、口腔科、皮膚科、心理科、眼科、中醫兒科六個科室的服務時間延長到了晚上9時。記者探訪時發現,在這些科室,夜門診的小患者們享受到了與白天同樣的專家診療服務,但不同于白天家長們的行色匆匆與焦躁不安,夜門診的家長臉上多了幾分從容與平和。他們告訴記者,夜門診為家長切實解決了“請假難”和“掛號難”的雙重難題。
當晚8時,帶著9歲兒子走出口腔科診室的孫先生告訴記者,暑假是給孩子看牙的最好時機,但前期的根管治療加上后期補牙,起碼要帶著孩子跑四五趟醫院,單位很難批給他這么多次事假。如今有了夜門診,他可以下班后帶著孩子來醫院就診,還能從網上約到專家號,給孩子看病的難題迎刃而解了。
延時便民之風從大醫院吹向基層
因夜門診獲益的不只是兒童,開設夜門診也不僅僅在暑期。
中醫科和康復科的治療要求長期性和連續性,難住了白天要上班和學習的患者。2023年前后,青島多家醫院的中醫科和康復科陸續將門診服務時間延長到晚上7時甚至8時,更好地解決了一些患者看病就醫的難點。
7月14日晚上7時,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區康復醫學中心仍然有十多名患者在接受康復治療,多為因頸肩腰腿痛前來就醫的年輕人。“以往我們下班時,康復科也已經下班了,周末康復科又一號難求,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到路邊小店推拿按摩,康復效果不好,安全也沒有保障。”2024年4月,該院康復醫學中心的夜門診啟動后,27歲的孫先生經常下班后來醫院進行康復治療,困擾他多年的頸椎病得到了明顯的緩解。
自2023年6月起,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中醫科在每個周四的晚上都會啟動“延時服務”。下午5時常規門診結束后,中醫一科主任任萬雷會繼續為患者看診直到晚上7時,15個夜門診號常常提前一周就被搶光了。“中醫診療具有連續性,很多患者需要每周或者每兩周看診一次,夜門診不占用他們的工作和學習時間,提高了他們定時復診的積極性。”任萬雷說。
同樣受到患者歡迎的還有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康復科,該科室從2023年2月至今堅持實施針灸延時門診服務。不僅上班族和學生可以在晚上“錯峰就醫”,夏季很多老年人也可以避開白天的高溫時段,選擇在涼爽的傍晚到醫院針灸康復。
這股延時門診的“便民之風”已從三級醫院吹向了基層。市北區12家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均根據實際情況,將門診服務時間延長到了晚上6時甚至7時。在西海岸新區區立醫院,中醫科、小兒內科和視光醫學科都在工作日開設延時門診服務,名中醫團隊“超長待機”,精準匹配上班族的生活節奏,幫助更多患者告別就醫“拖延癥”。
合理配置資源讓守護不分晝夜
晚上有急診,為什么還要開設夜門診?是不是所有醫院都有必要開設夜門診?
“夜門診有別于急診,解決的是群眾日常看病就醫的需求,提供的是更為專業的診療服務,相當于白天門診的延續和補充,而非替代。”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醫務科主任于海玲介紹,開設夜門診也是優化配置醫療資源的過程,一方面,夜門診可以為急診科分擔相當數量的非急癥患者,讓急診真正服務于危急重癥;另一方面,夜門診可以分流白天尤其是周末扎堆就醫的人流量,緩解醫護人員的壓力,提升群眾的就醫體驗感。
于海玲介紹,醫院會密切關注季節性疾病流行趨勢和患者實際需求,動態調整夜門診科室。近期,醫院門診患者流量監測數據顯示,暑假期間兒童保健科、口腔科、皮膚科、心理科、眼科、中醫兒科六個科室的門診量顯著增加,且有大量家長咨詢這些科室夜門診的開設情況。為了緩解這六個門診白天的診療壓力,合理配置醫療資源,為孩子和家長的看病就醫提供方便,醫院經過綜合研判后確定這六個科室開設夜門診。
夜門診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患者就醫,但對醫務人員來說,也意味著時間上和精力上更多的付出。在市婦女兒童醫院,夜門診的出診醫生均為經驗豐富的副主任醫師或主治醫師,他們在每天正常工作之外,還要額外付出4個小時,為“錯峰就診”的患者提供服務。
為夜門診付出的不只是醫生,檢驗科、影像科、超聲醫學科等科室夜間在崗為診斷科室提供輔助,藥房、收費處、導診臺等部門也要同步運行。“我看病開方經常持續到晚上7點,中藥房抓藥的藥師有時要跟著忙活到晚上8點,確保每名患者都能滿意而歸。”任萬雷說。
在夜門診醫護人員們看來,夜門診雖然延長了工作時間,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白天門診的工作強度。經過多年的探索,各家醫院因地制宜制定了一整套科學規范的夜門診排班機制,通過優化就診流程,提升門診管理效率,可以最大程度為夜門診醫護人員“減負”。
在醫院管理者看來,夜門診的價值不僅在于延長了幾小時的診療時間,更在于它體現了醫療體系對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尊重。畢竟,健康守護,本就該無分晝夜。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和職業多元化發展,夜門診或將成為現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健康守夜人”。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秦璐]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