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貸款總額同比增長15.47%!青島金融機構加力支持海洋經濟
新聞記者自青島金融監管局日前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青島金融機構加力支持海洋經濟,涉海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截至6月末,青島主要銀行機構涉海貸款總額為1449.06億元,較年初同口徑增長15.47%,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海洋保險保費收入達6.74億元,同比增長15.75%,高于轄區財產險保費平均增速。
為推動海洋與金融的雙向融合,促進金企互動對接、供需有效匹配,今年以來,青島金融監管局發布了《青島市海洋金融產品手冊》,收錄33家金融機構的177項特色產品,涵蓋特色貸款、藍色債券、項目融資、保函、海上保險、漁業保險等十二大品類,詳細繪制涉及產品特色、服務對象、業務流程、所需材料等內容的金融服務全景圖譜,滿足涉海企業、科研機構及海洋產業多元化、特色化的金融需求,為海洋經濟市場主體提供了精準化、便攜化、可視化的金融服務指引。
此外,青島金融監管局著力打造“藍海金鏈”金融監管品牌,與多部門建立長效協同機制,聯合出臺支持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配套下發專項通知,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完善組織架構、優化績效考核、明晰支持重點,指導多家銀行機構設立了藍色金融專營機構,指導3家乃至更多保險公司在青設立總部級海洋保險中心;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引導金融機構從需求側出發,聚焦海洋產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創新產品、升級服務,精準施策提高服務適配性。
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青島金融監管局將圍繞“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充分發揮資金融通和風險保障功能,進一步促進海洋金融深度融合。
一是完善海洋金融深度融合機制。密切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常態化、長效化工作對接,從政策保障、產融共研、數據互通等方面加強聯動,進一步構建“海洋+金融”在政策層面、供需精準識別與對接方面的協同。積極推動完善涉海項目和金融服務需求信息庫,打通涉及海關、氣象、交通等多部門的涉海項目信息壁壘,及時向金融機構發布海洋經濟發展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優質骨干企業以及金融需求等信息,促進金融活水精準澆灌海洋實體經濟。
二是推動金融機構產品創新。創新海洋發展投入機制,探索創新藍色債券、藍色信貸等海洋金融產品,引進和培育涉海投資,發展海洋領域耐心資本;用好用足AIC、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等新政策,引導金融資源向支持海洋科技能力建設傾斜;鼓勵通過銀團貸款、組合貸款、聯合授信等多種模式支持海洋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打造以海洋保險為特色的高層級研究交流平臺,依托平臺集聚全國海洋保險研發資源,推動保險業深度參與海洋治理,更好為風險保障、防災減災凝智聚力。
三是引導實施差異化金融服務。根據發展定位,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各司其職,針對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細分服務策略,實施海洋項目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管理。法人機構發揮管理優勢,配套打造“管家式”“一站式”綜合服務方案。政策性金融機構發揮中長期投融資優勢,為重大工程項目提供合理、穩定、低成本支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發揮各自優勢,在涉海中小企業紓困及風險化解、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租賃等方面提供特色化、專業化金融服務。(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傅軍)
[來源:觀海新聞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