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eomic"></kbd>
<strike id="eomic"></strike>
<strike id="eomic"></strike>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發掘各類遺跡51處、出土珍貴文物 青島考古有新發現

原標題:井底出土“瑯縣”戳印銘陶器

7月29日,記者從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西海岸新區營前村北遺址考古有了新收獲。今年3月至5月,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與黃島區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營前村北遺址開展考古發掘工作。在發掘中出土各類文物遺存上百件,其中考古隊員在一處水井中發現了帶有“瑯縣”戳印銘的泥質灰陶罐。經過考古工作者推斷,銘文應為“瑯邪縣”省稱,是首次考古出土直接證實秦瑯邪郡縣建制的官方璽印類文物,印證了文獻記載,并與瑯琊臺遺址發現的秦代高等級建筑群、窯址等遺存共同見證了秦王朝在瑯邪地區設置郡縣,巡狩東方,進而走向統一的歷史進程。對研究戰國秦漢時期瑯邪邑(郡/縣)的更迭延續、文化變遷有著重要意義。

發掘各類遺跡51處

青島的考古工作,在眾多考古人的不斷努力下,每年都有新的發現,使得青島的歷史愈加厚重。今年4月,瑯琊臺遺址考古在全國“出圈”,緊接著瑯琊鎮的一處考古遺址工地,在考古隊員的不斷“追問”中,又有了新的發現和收獲。

記者了解到,營前村北遺址位于山東省西海岸新區瑯琊鎮營前村北800米處,遺址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東北側緊鄰瑯琊古墓(漢代封土墓,系黃島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側緊鄰營前遺址(龍山文化貝丘遺址,系黃島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處遺址位于通常所認為的戰國、秦漢瑯邪邑(郡/縣)城東南部,年代跨戰國、秦、漢。2025年3月至5月,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與黃島區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營前村北遺址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經過兩個多月的辛苦工作,共發掘各類遺跡51處,包括墓葬13座、水井6口、灰溝9條等遺跡,出土銅印章、玉具劍、溫明、陶罐等各類文物112件/套。

出土一批珍貴文物

發掘區東部地勢較高處,共發掘戰國墓葬六座,為南北向豎穴巖坑墓,均開口于耕土層下,向下打破生土。其中M8保存較好,從殘存灰痕判斷應有木棺,隨葬品放置于棺西側,主要包括陶盂、陶豆、陶壺等。其余墓葬未發現隨葬品。

戰國墓葬區西側,發現有秦漢時期的墓葬和其他遺跡,主要為漢代墓葬、一組與手工業相關的遺存和秦漢時期水井等遺跡。其中,共發掘漢代墓葬七座,五座為長方形豎穴土(巖)坑墓,主要為東西向,開口于耕土層下,向下打破秦漢文化層直至生土。葬具形制主要為一棺一槨,人骨保存較差,僅存少量幾顆牙齒。墓葬隨葬品主要有陶器、漆木器、玉石器、琉璃器、銅器、鐵器等。另有甕棺葬兩座,墓壙為圓角長方形,埋藏較淺,墓壙內放置1個或2個大型陶罐。

考古隊員發掘中發現,一處標為M3的墓葬棺內,放置微型鎏金銅車馬器等隨葬品;M4棺內墓主頭部放置谷紋玉璧1枚、銅鏡3件,漆木構件等腐朽嚴重只余灰跡和漆皮,根據其擺放位置推測應為溫明1套,銅鏡下有紡織物殘留痕跡,并有玉五竅塞,墓主腰部放置銅帶鉤、環首鐵刀、玉具劍等隨葬品;M6棺內墓主腰側放置銅印章一枚。但因為印面銹蝕嚴重,考古人員需要采用CT掃描后,才能識讀具體內容信息。另外,考古隊員認為,墓葬中出土的溫明、玉具劍、印章、鎏金微型銅車馬器等隨葬品,等級較高,結合遺址的地理位置,推測應為漢代中期瑯邪邑(郡/縣)城外的一處等級較高墓地的南緣。

手工業遺存新發現

考古隊員介紹,在遺址發掘區西部地勢較低洼處,發現一組手工業相關遺存,這組遺存由水井、溝、成組的方坑有序排列而成,遺存的年代早于發掘區東部漢代墓葬區。

據介紹,發掘區域溝南北向,有東西兩條,相隔約5米,寬1米左右,剖面呈“U”形,兩溝均開口于秦漢文化層之下,應為同時期修建,溝底部堆積為黃褐色淤沙,夾雜少量泥制灰陶片。兩口水井分別位于發掘區內兩條溝北部,水井處在溝中,兩者使用期應為同時。水井平面呈圓形,直徑1.2米到1.9米、殘深3.5米,井內堆積較純凈,主要為淺灰褐色淤土,發現少量瓦片、陶片。

“方坑共17個,有序排列在溝的兩側。”考古隊員介紹,方坑挖建在生土(基巖)上,平面呈方形,多為斜壁平底,深淺不一,坑壁、底修筑規整,坑內多為淺灰褐色淤積土(含砂量較高),坑內基本未發現遺物或陶片,僅西側一處較深方坑底部發現一件陶罐和少量陶片。另外,考古隊員還發現,水井在地勢較高的溝北側開鑿,成組的方坑圍繞著溝修筑,且溝、井、方坑內的堆積均為淤積土,根據這些跡象,推測此組遺跡應為一類手工業遺存,其功用或與儲水、運水和用水有關,囿于發掘區內范圍限制,現有跡象尚不足以使考古隊員明確這組遺存的具體性質。

出土珍貴“瑯縣”銘文

這次發掘出土的“瑯縣”銘文新發現,無疑讓考古隊員驚喜萬分。據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員介紹,本次還發掘灰坑、溝、水井等遺跡,出土了一些陶罐、板瓦、陶片等遺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在1號井底發現“瑯縣”銘泥質灰陶罐、2號井底出土“瑯縣”銘泥質灰陶片。

其中,在一號井內發現大量瓦片堆積,主要為建筑用的素面、繩紋板瓦、筒瓦等,井底出土“瑯縣”銘泥質灰陶罐,“瑯縣”銘文位于陶罐外壁近底處;2號井底出土“瑯縣”銘泥質灰陶片,銘文位置、字形與1號井出土銘文基本一致。“瑯縣”銘為半通印戳印而成,未發現邊框和界欄,字體為小篆,字形特征與已知秦璽印文字一致,印章形制亦見于以往發現的秦璽印。見于著錄而與瑯邪有關的璽印類文物,秦璽印有“瑯左鹽丞”,秦漢封泥有“瑯邪司馬”“瑯邪司空”“瑯邪司丞”“瑯邪左鹽”“瑯邪都水”“瑯邪水丞”“瑯邪候印”“瑯邪發弩”“瑯邪縣丞”等。《漢書·地理志》“瑯邪郡,秦置。……縣五十一:……瑯邪,越王句踐嘗治此,起館臺。有四時祠。王先謙《漢書補注》引《一統志》,“(瑯邪)故城在諸城縣東南百五十里,瑯琊山下。”考古隊認為,此次發現的“瑯縣”戳印銘,應為“瑯邪縣”的省稱。

從發掘情況看,結合發掘區所在位置,推測發掘區位于戰國秦漢時期瑯邪邑(郡/縣)城東南部。發掘區東側,地勢較高,為戰國秦漢時期的墓葬區;發掘區西側,因地勢低矮,長期有流水或積水,故被辟為手工業生產區。發掘區位置特殊,年代跨戰國-秦漢這一劇烈轉變的歷史時期,對研究戰國秦漢時期瑯邪邑(郡/縣)的更迭延續、文化變遷有著重要意義。

“這次出土的珍貴銘文,再次證明了相關文獻的文字記載。”考古隊員介紹,“瑯縣”銘文的發現,是首次考古出土直接證實秦瑯邪郡縣建制的官方璽印類文物,印證了文獻記載,并與瑯琊臺遺址發現的秦代高等級建筑群、窯址等遺存共同見證了秦王朝在瑯邪地區設置郡縣,巡狩東方,進而走向統一的歷史進程。

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康曉歡 袁超 通訊員 呂雅婷 于贄熒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王熠冉]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7/30 07:19
· 來源 ·
青島早報
· 責編 ·
王熠冉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国产精品色午夜视频免费看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碍| 国产精品jizz视频|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精品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2020国产精品自拍|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app|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青青青国产依人精品视频|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欧美|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