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量財經丨懂車帝輔助駕駛實測,36款電動車“現原形”!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當前“智駕”非“自動駕駛”
海報新聞記者 孫來彬 報道
近日,一場由懂車帝發起的輔助駕駛系統實測引發的行業震動持續發酵。這場針對36款主流電動車型的測試暴露了智能駕駛技術的現實瓶頸,折射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高速發展中的深層矛盾。這場風波已超越單一測評事件,成為觀察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生態的重要窗口。
特斯拉排名靠前
有車企發表“不予置評”言論
懂車帝《懂車智煉場》的測試結果顯示,在高速避險、非標障礙物識別等極端場景中,所有參測車型均未能完全通過考驗。在綜合表現排名上,特斯拉Model 3 排名第一,Model X 排名第二,藍山、小鵬G6、問界M9分別排名第三至第五。
測試結公布后,嵐圖汽車表示行業存在“技術共性瓶頸”,對高速避險、感知系統對非標障礙物識別等能力需進一步提高。特斯拉強調“安全無上限”的同時公布其安全數據,鴻蒙智行則以“不予置評”保持距離。
但部分網友通過截取視頻片段,指控測評存在“針對性打壓國產品牌”的嫌疑。測評結果中特斯拉表現相對突出,而華為ADS等國內系統排名靠后。在某社交平臺,博主“唐*同學”于7月26日發布兩張汽車輔助駕駛測評圖,并表示:“左圖的輔助駕駛圖,據說是德國某機構測試,華為問界M9排第一,而特斯拉排名靠后。右圖是中國的懂車帝平臺測試結果,特斯拉排名榜首,M9靠后。”7月27日,車評人陳震轉發此文并表示:“以我自己的親身體驗,我覺得左圖更靠譜。”
這種認知分歧在社交媒體上演化為激烈的爭論。支持者認為測評揭示了技術現實,有助于行業理性發展;反對者則指責測評方法不透明,存在“雙重標準”。資深媒體人胡錫進評論指出,只要測評專業且公正,輿論應理性接受結果。但問題在于,在智能駕駛這個技術門檻極高的領域,何為“專業公正”本身就存在巨大爭議。
懂車帝稱測試過程中并未人為干預方向盤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市場上搭載的“智駕”系統不具備“自動駕駛”功能
面對爭議,懂車帝發文回應輔助駕駛測試,懂車帝指出部分賬號通過截取某車型視頻內容制作圖片,并在各平臺及評論區廣泛傳播,但這些內容與事實不符。懂車帝澄清稱,在測試過程中,駕駛員并未人為干預方向盤打斷車輛向左變道。相反,是車輛的AEB(自動緊急制動)功能觸發后,導致車輛的NC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功能因AEB的持續介入而被抑制。NCA功能被抑制后,車輛無法執行繞行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舉辦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王強表示,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汽車搭載的“智駕”系統都不具備“自動駕駛”功能,這些“智駕”系統都還暫時停留在輔助駕駛階段,是由系統輔助駕駛人來去執行一些動態駕駛的任務,車輛還是需要人來操控,駕駛人才是最終的責任主體。
“如果駕駛人在駕駛車輛的時候‘脫手脫眼’,也就是我們說的雙手脫把,兩眼不是觀察前方,而是低頭看手機,甚至是睡覺打盹,不僅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風險,一旦出事,還可能面臨著民事賠償、行政處罰和刑事追責三重法律風險。”王強說。
[來源:海報新聞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