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助企服務員幫金微納米攻克卡脖子技術
紅領書記+ 助企服務員選派機制
2019年,臨沂建立選派機關干部到民營企業擔任“紅領書記”工作機制;2023年,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派經濟口干部擔任“助企服務員”。
前者是全職、任期兩年,覆蓋所有提出選派需求的民營企業;后者是兼職、任期一年,重點聚焦當年度省、市重點項目和重點骨干企業。臨沂已選派1491名“紅領書記”和568名“助企服務員”進企業。
企業有話說
山東金微納米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胡順平:李光明既幫著對接高??蒲匈Y源,又幫著協調政策,推進技術產業化落地,對我們幫助很大。接下來如何打開信任市場,成為上下游環節的“放心之選”,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 本報記者 劉云鶴 張銘銘
趙浩然
一項科技創新成果只有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創新價值才算充分“兌現”。如何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成為許多科技型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
納米級球形二氧化硅是高端芯片的封裝材料,此前一直被國外壟斷。山東金微納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微納米”)在“助企服務員”幫助下,鏈接高校科研資源,攻克了這項“卡脖子”技術,并投入規模生產。
金微納米是一家位于臨沭縣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專注于高純納米球形微粉材料工藝和生產裝備的研發。
國內的高端芯片封裝材料主要是微米級,納米級的一直受制于外國。對于下游芯片企業來說,封裝費用高昂,且動輒需等待四五個月。2023年6月,國產納米級球形二氧化硅封裝材料在金微納米實驗室誕生,讓封裝高端芯片有了“國產”選項。
可技術突破的興奮還未消散,接二連三的煩惱便籠罩了企業。
技術是否偶發、穩定性如何、能否進行規?;a……沒有“參照系”,一系列“不確定性”成為這項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的“攔路虎”。
“企業主要是技術層面的突破,缺少理論層面的支撐。我們想找科研團隊幫忙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可一直沒找到。”金微納米項目負責人胡順平坦言。
“退”不甘心,“進”有風險,企業陷入兩難。
彼時,臨沭縣委組織部正統籌相關部門落地“助企服務員”機制,金微納米的難題在摸排走訪中被發現。
“助企服務員”不能掛職走形式。臨沭縣委組織部摸底了所有符合條件的機關干部后,發現了一位匹配對象——臨沭縣稅務局干部李光明。
為何選中他?李光明畢業于山東大學機械制造專業,有一定的專業背景,而且可以“牽線搭橋”高校的科研力量。
2023年12月,李光明接下“軍令狀”,成為金微納米的“助企服務員”。很快,他就帶著金微納米的技術骨干前往山大。
開始并沒有想象中順利,高??蒲袌F隊對這項技術提出了20多個問題。
此后一段時間,李光明帶著企業技術骨干多次跑實驗室、見專家,帶回高校的研究成果與創新思路,技術的確定性慢慢清晰。
另一條線,李光明鏈接政府資源,為企業定制了“審批中介聯合體”。將能評、環評、安評三合一,另有山大科研團隊跟隨審批流程。
“我們的審批效率提高了50%。公司已經建成12條納米級球形二氧化硅封裝材料及智能裝備生產線。”胡順平說,這項技術不僅為下游企業節省約30%的成本,也將供應時間從四個月縮短至四周。
為了提升服務效果,臨沂要求“助企服務員”制定年度計劃和重點任務。“我們要求,說到就要做到,完不成任務是不行的。”臨沂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三級調研員段東青說。
“助企服務員”的任期為一年,可期滿并完成任務的李光明卻“走不了”了。
原來,金微納米向臨沭縣委組織部提出,希望他能留下來全職服務。“我們現在把他當自己人看待了,很多事會找他。”胡順平說。
回應企業訴求,臨沭縣委組織部決定讓李光明以“紅領書記”的身份繼續走進企業。
如今,有了“新身份”的李光明,又領了新課題。
[來源:大眾日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