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賽事到“賽事+” 山東“撬動”39億經濟增量
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金沙灘啤酒城內,青島時尚體育節“斗汽”三人籃球賽吸引了眾多游客圍觀。球員們在場上展現出的高超技巧和激烈對抗,博得觀眾陣陣歡呼。
“時尚體育節與青島國際啤酒節同期舉辦,包括籃球、跆拳道、搏擊等13項兼具觀賞性與參與性的時尚體育賽事,參賽人數約8000名。”青島黃發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超群說,兩大IP強強聯合,促進了資源整合與產業融合,也拉動了餐飲、住宿等方面的消費。
據悉,僅今年上半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已舉辦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62項,涵蓋水上運動、電子競技、航空競技等多個領域,吸引24萬人次參與,通過賽事活動拉動消費約2億元。
體育賽事的“流量”如何轉化為消費“增量”?山東各地在積極尋求答案。
今年5月,濟南融創國際體育中心內的1.5萬名觀眾見證了2025PEL和平精英職業聯賽春季賽總決賽的巔峰對決。賽事催生了“電競+旅游”新消費場景,電競主題酒店、沉浸式體驗館等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為城市注入新活力。
全國“村BA”北部大區賽為煙臺招遠大戶陳家村帶來多元籃球文化,賽事與萬畝智慧農業園區聯動,實現“體育+農業旅游”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濰坊“V超”足球賽的“90分鐘+消費鏈”模式,讓賽場周邊形成完整商業生態,首周創收2200萬元、吸引28萬人次,有效拉動城市經濟。
從馬拉松到帆船錦標賽,從高端賽事到草根聯賽,山東采用“賽事+”模式延伸產業鏈價值,創新打造“好運山東”體育品牌,通過降低賽事門檻擴大群眾參與基數。據介紹,2024年全省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41.3%,人均體育消費2164元,催生新興市場。例如,賽事期間推出“號碼布就是通行證”等優惠活動,帶動旅游消費;賽事舉辦地周邊設置特色產品展銷,促進消費;賽事與景區聯動,推出優惠活動,提升游客體驗。“賽事+”模式有效延長賽事經濟鏈條,實現體育賽事與其他產業共贏。
據山東省體育局介紹,2025年上半年,山東共舉辦受眾500人以上的體育賽事698項,體育賽事為各行業帶來直接經濟效益39.46億元。
“我們堅持‘跳出體育看體育,跳出體育干體育’,聚要素、樹品牌、促消費、拉高標桿,著力做強賽事經濟。”山東省體育局副局長欒風巖說,今年山東將不斷優化賽事活動空間布局,持續打造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四沿”賽事發展軸,構建以點帶軸、以軸擴面的賽事體系。
“同時,我們將充分發揮體育賽事在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濟文化發展及國際影響力提升等方面的綜合作用,創新打造賽事消費場景,持續將賽事‘流量’變消費‘留量’、經濟‘增量’。”欒風巖說。
[來源:新華社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