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1份問卷里的真實期待
記者對島城家長展開問卷調查 75.31%的受訪家長希望孩子在托管中參加社會實踐
當國企車間為托管孩子打開更大的成長空間,當社區公益托管成為孩子喜歡的暑假“打卡點”……青島暑期托管的創新圖景日漸亮眼豐盈。為了解家長們對暑期托管有什么看法、目前還有哪些迫切需要等,記者在島城家長群體中發布了“問卷星”調查,包含14道題目,共收回有效問卷81份,結果顯示:75.31%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在托管中參加社會實踐拓展視野,有11位家長對暑期托管還不滿意,超過90%的家長不能接受費用較高的高端定制托管服務……透過一個個數據,我們得以洞見那些尚未被滿足的期待。
選擇哪里托管
家長偏好形成“三足鼎立”
記者在問卷中首先了解了參與調查的家長子女所在學段,結果顯示,81份問卷中,僅有1份來自幼兒園學生家長,小學1—3年級、4—6年級學生家長和初中生家長分別占18.52%、44.44%、35.8%,也就是說這些家長現在或曾經都是托管需求的絕對主體。
參與調查的小學高年級家長所占比例最大。一位小學五年級男生的媽媽朱女士向記者吐槽:“孩子放假喜歡去姥姥家,但他大了,在姥姥家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老人根本管不住。有個靠譜的地方托管,我和他爸上班才能安心。”朱女士家的情況并非個例。高年級學生自主性增強與家庭監管難度加大的現實矛盾是不少父母亟待解開的難題,他們將孩子送到托管班,就是希望孩子得到有效管束、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
對于“如果要給孩子選擇托管機構,您更傾向于選擇哪些機構”問題,家長的偏好形成“三足鼎立”:選擇校外培訓機構的占37.04%,從后臺留言來看,家長們看中的是校外培訓機構豐富的課程和靈活安排;選擇參加學校托管的人占34.57%,這部分家長信任學校,認為孩子對環境更熟悉,學校管理相對更規范;自己單位組織的暑期托管受到了19.75%家長的青睞,“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方便接送是其主要優勢;選擇社區托管的人數相對較少,僅占8.64%。從這組數據來看,家長們期待安全、可靠、便捷的托管服務,更傾向于在校外培訓機構、學校和單位3種托管模式中尋找“最優解”;社區托管選擇人數少,意味著可能供給不足或知曉度、可及性不高。
繞不開經濟賬
高端定制托管少人問津
通過問卷調查,記者發現,為孩子選擇托管服務時,家長們的考量比想象中更為精細與務實。
在回答“影響您選擇/不選擇托管服務的TOP3因素是什么”時,托管課程的內容與質量成為65.43%家長的首要關注點,遠超其他因素。“暑假不能荒廢,與其讓孩子在托管時機械地寫作業,不如學點有趣的東西,激發興趣,也為初中學習物化生探探路。”市民韓女士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給孩子報了科學探索類托管班。54.32%的家長選擇師資專業性,50.62%的家長選擇機構資質與口碑。此外,注重安全保障措施的家長也不少,占41.98%。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到家長的核心訴求:在確保安全可靠的基礎上,托管服務必須能真正促進孩子成長,而非僅僅是“看住孩子”。托管時間的匹配度(43.21%)和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44.44%)則直擊職場父母的痛點——如何讓工作與接送孩子無縫銜接。這一選擇直接影響了“您最希望托管服務在什么時間結束”選擇題的結果:39.51%的家長希望在17時結束,25.93%的家長更青睞17時30分,24.69%的家長希望在18時接孩子,僅有8位家長想在18時30分接孩子。
經濟賬是每個家庭無法繞過的坎。超過六成的家長明確表示只接受每日100元以下的托管費用——33.33%的家長選擇日均低于50元的普惠性托管,30.86%的家長能接受日均51—100元的定價,僅有29.63%的家長愿意為包含特色課程的托管每天支付101—150元,而每天超過151元的高端定制托管服務僅有6.17%的接受度。
托管仍需改進
理想托管與現實存落差
問卷中設置了托管滿意度調查,有21位家長給出了滿分5分“非常滿意”的肯定,14位家長選擇的是4分“滿意”,33位家長選擇的是3分“比較滿意”,2位家長選擇2分不太滿意,還有11位家長直接選擇了1分“不滿意”。滿意度的明顯分化,暴露出托管服務的參差不齊。
在“您認為當前暑期托管最需要改進的方面是什么”這一多選題中,60.49%的家長選擇了“加強師資培訓”,59.26%的家長選擇“提升課程質量”。有家長無奈地說:“有些托管老師就是暑期兼職的大學生,不懂怎么樣教孩子。”此外“增加戶外/社會實踐”的渴求也比較強烈,53.09%的家長選擇了這一項。值得注意的是,降低費用的訴求排名相對靠后,只有29.63%的家長選擇了這項,只要價格合理,家長還是愿意為“真價值”買單,不會單純追求廉價。
在“您最期待孩子通過暑期托管有哪些收獲”多選題中,“拓展視野/參加社會實踐”以壓倒性優勢成為第一訴求,75.31%的家長選擇了這項。59.26%的家長選擇了“體能鍛煉”,“我覺得上托管比在家有意思,最難忘的是老師每天給我們安排不同的體育運動,讓我體會到運動帶來的快樂,體能有了很大進步。”青島晚報小記者鄶清然就通過家長表達了自己的喜好。53.09%的家長選擇“培養興趣愛好”,體現出他們希望孩子能在暑假實現身心均衡發展。49.38%的家長選了“完成暑假作業”。還有45.68%的家長希望孩子在托管班“提升社交能力”。
“我希望有專業師資力量給孩子多設計有啟發性的課程;希望托管老師能帶孩子多走出空調房,觸摸真實的社會。”市民韓女士表示,暑期托管不應該是日常學期的“延長線”,經過幾年的發展,她看到島城暑期托管正在日漸完善。
/ 相關鏈接 /
家長們的
“托管建議”
“您對改善暑期托管服務有何具體建議?”調查問卷最后一個題目是開放性的,不少家長都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5號答卷的網友:我希望能找到一個性價比高的暑期托管機構,解放家中的老人,讓孩子們的爺爺奶奶也能享受晚年悠閑的生活。
●11號答卷的網友:目前校外暑期托管良莠不齊,收費也沒有什么統一標準。建議主管機構指導學校搭建科學完整的托管課程,為家長解憂的同時,讓孩子們在寶貴的暑假持續充電。
●12號答卷的網友:校外培訓機構的暑期托管還是以盈利為目的,怎么選擇靠譜的機構托管是個問題,有時候家長花錢多也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效果。還是建議多開展公益性托管服務。
●13號答卷的網友:我對改善暑期托管的建議是,1.豐富課程設計,除了作業輔導,增加科普實驗、手工創作、戶外拓展等多樣化活動,兼顧學習與興趣培養;2.加強師資培訓,提升托管老師的應急處理能力和互動引導技巧,確保既能關注孩子安全,又能帶動課堂氛圍;3.建立家校溝通機制,老師最好每日反饋孩子的活動內容和表現,定期收集家長建議,讓托管服務更貼合需求。
●19號答卷的網友:不建議將暑期托管服務的責任過多地壓給學校和教師,這樣可能給學校增加壓力影響教學質量,增加老師身體和心理負擔,長期下去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心理健康。
●34號答卷的網友:現在不少學校推行分層作業,托管教授的內容是否也可以參考這種做法?比如有的孩子學有余力,就可以參與學習內容適當拔高的托管;有些孩子時間和精力有限,就主要參與基礎性托管。
●41號答卷的網友:建議有關部門加強對暑期托管的監管,特別是要關注孩子暑期托管期間的視力變化和心理健康狀態。
●61號答卷的網友:希望暑期托管能針對孩子的學業水平安排檢測。
●75號答卷的網友:期待帶餐托管。
本版撰稿
青報全媒體/觀海新聞記者 張琰
[來源:青島早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