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優先減免學前一年保教費 兼顧民生和財政可持續性
對于家長來說,孩子上幼兒園需要負擔的費用一般包括保育教育費、伙食費、住宿費、雜費等。需注意的是,除了保育教育費外,其他費用不在這次政策調整范圍內。專家指出,優先減免學前一年的保教費,是一項兼具民生溫度和財政可持續性的舉措。
專家表示,這一政策將在一定程度緩解年輕家庭的育兒焦慮,給經濟增長帶來動力。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財政研究所所長 王建:免費方便可及的學前教育能夠將父母從照顧嬰幼兒的繁雜事務中解放出來。此外,普及學前教育擴大了教育系統對教職工的需求,為年輕人特別是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工作機會。
專家還表示,優先免除學前一年保教費,是基于學前教育經費項目的基礎性、緊迫性和財政可持續性的充分考慮。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 高丙成:目前實行的是一年免費,那么在實施過程中,能夠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完善財政投入長效機制,有利于保障財政的可持續性。
此外,《意見》要求,地方各級財政、教育部門要加強日常監控,強化資金保障和使用管理,及時足額撥付資金,確保幼兒園正常運轉,嚴禁拖欠教師工資。
民辦幼兒園參照當地同類型公辦幼兒園免除水平
其實,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這次國家明確的政策內容中,有幾個關鍵點,來聽專家分析。
政策出臺,誰是直接受益者?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 高丙成:受益最大的是我們大班的幼兒家長,主要是能夠直接免除了大班幼兒的家庭的這種保育教育的費用。直接降低家庭的育兒的成本,減輕家庭承擔的這種比例。
免除保育教育費的好處這么明顯,那么,為什么只免除學前一年呢?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 韓鳳芹:免費學前教育政策的落地,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需要根據發展水平和實際情況,分階段有步驟推進。政策目標主要應聚焦于教育普及的程度與質量提升,還要充分考慮地域差異與教育結構類型多樣性帶來的挑戰。
民辦園參照當地同類型公辦園免除水平
根據政策,減免項目只針對幼兒園保育教育費。對于民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要參照當地同類型公辦園免除水平,相應減免保育教育費,超出部分可以按照規定繼續收取。
怎么來理解呢?
舉個例子,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小寶就要上大班了。如果當地公辦幼兒園的保育教育費標準是每月600元,那么,按照新政策,這600元的保育教育費,家長就不用再交了。對于同地區的民辦幼兒園來說,每月也可以按照公辦幼兒園的標準,減免600元的保育教育費。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除了保育教育費外,像被褥費、伙食費等,仍需按幼兒園標準繳納,不在這次政策調整范圍內。
專家:新政為民生負擔做“減法” 政府責任做“加法”
減免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保育教育費,雖然看起來是政策的一小步,但是對于百姓家庭、社會發展來說,卻是意義深遠。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 韓鳳芹:在經濟層面,有研究表明,早期教育的投資回報率是最高的,早期人力資本積累可以產生數倍于投入的這種社會回報,免費政策有利于提高國家人力資本積累水平,能為勞動力市場儲備高質量人才。
專家認為,在公平方面,免費政策有助于縮小城鄉區域群體間學前教育的資源差距,保障流動兒童、殘疾兒童等弱勢群體的早期教育機會,填補結構性缺口,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薄弱地區去輻射。
不僅如此,在目前我國財政收支面臨壓力的情況下,減免幼兒園學前一年在園兒童保教費,意義重大。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 韓鳳芹: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強化宏觀政策的民生導向,推動更多的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我國長期堅持把教育作為國家戰略性投入,予以優先保障和重點投入。免費學前教育政策是投資于人的重要體現。它雖需要短期的財政投入,但戰略意義與綜合價值是深遠的。
[來源:央視網 編輯:王榮]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