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eomic"></kbd>
<strike id="eomic"></strike>
<strike id="eomic"></strike>
搜索
信網手機版移動繼續看新聞

【黔嶺豐碑·閃光的青春】李文德:每天向松山敬一個軍禮

原標題:【黔嶺豐碑·閃光的青春】李文德:每天向松山敬一個軍禮

2019.8米,這是松山主峰子高地的海拔高度。

1944年,中國遠征軍將士以血肉之軀沖向峰頂日軍堡壘,歷時96天,炸毀子高地,全殲日軍。

那年以后,有一個住在附近村落里的人每天都會向松山主峰敬一個軍禮。這一敬,就是74年。

他的名字叫李文德,生于貴州,血戰松山,終老松山。

仰望·誓死奪回高地

7月,滇西進入雨季,怒江正處汛期,江流裹挾泥沙,從青藏高原奔涌而下。

松山教育培訓中心助理講師趙梓曄形容怒江是“發怒的江水”,她說:“日軍曾經想把裝甲車、坦克推下江去阻斷怒江水,但江水立即就把這些車輛全部卷到下游。”

81年前,中國遠征軍正是在這個季節強渡怒江,沖向盤踞在怒江西岸松山之上的日軍堡壘。

雨季的怒江(來源:動靜貴州)

松山位于云南保山市龍陵縣,屬橫斷山系高黎貢山山脈,山高谷深,主峰子高地與怒江河谷海拔相差1200米左右。

當時日軍已經占據松山兩年,依靠有利地形,修筑起通過飛機轟炸試驗的堅固工事,各個峰巒堡壘星羅棋布,號稱“東方馬奇諾防線”,曾狂言:中國軍隊不犧性十萬人,休想奪取松山。

中國遠征軍向峰頂的沖鋒持續了96天,最終將士用血肉之軀作掩護,挖掘爆破坑道,直達山頂兩座敵堡之下,填埋3噸炸藥,將其徹底摧毀。

這場被稱為“松山戰役”的攻堅戰于1944年的6月4日開始,9月7日結束,是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取得全勝的攻堅戰,打通了滇緬公路國際交通線,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反法西斯戰場從失敗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這一戰,中國遠征軍共投入了2.4萬人左右的兵力,最終傷亡7773人,殲滅日軍1288人。

趙梓曄介紹說:“松山戰役非常慘烈,整理遺骸的時候如何區分是日軍還是中國遠征軍,就看他們穿什么鞋子,穿草鞋的是中國遠征軍,穿靴子的是日軍。”

當年,整個松山變成焦土,只剩下四棵樹木,樹身上累累彈痕至今仍然清晰可見。

當時的壕溝(左)和帶著彈痕的樹木(右)(來源:動靜貴州)

守望·伴山七十四年

李文德1927年生于貴州省遵義市,14歲參軍,由于年紀小,他成為了一名衛生兵。

1944年,17歲的李文德參與了松山戰役,戰役勝利后因負傷留在了龍陵縣。

直到他2019年因病故去,終其一生,都居住在能望得見松山的竹箐村里。

駕車從保騰高速出鎮安收費站,離開320國道,駛入蜿蜒曲折、向高黎貢山峰頂盤旋的鄉道,還需將近兩個小時的車程,才能抵達深山里的竹箐村。

李文德的家坐落在山間,老屋已經推倒重建,舊址上佇立著一棟白墻紅瓦的小樓。

“堂屋和老房子堂屋的位置和朝向是一樣的。”李文德的孫子張學權站在堂屋門口介紹新房,他面對的方向,正是松山的主峰。

新修的小樓依然對著松山(來源:動靜貴州)

據龍陵縣文物管理所副所長饒斌回憶,李文德生前有一個習慣,每天早上推開門,會向松山的方向敬一個禮。

饒斌說:“當時我問他為什么要做這個舉動,他說希望每天推開門看到松山,就能看到他的戰友。他一直用這種方式去致敬、去懷念他的戰友。”

在李文德的外曾孫尹海洲的眼里,外曾祖父是一個勤勞勇敢的人。

尹海洲記得母親跟他說過外曾祖父的故事:“有一次松山攻堅戰中,我軍屢攻不下,傷亡慘重,外曾祖父所在部隊的長官組織敢死隊再次沖鋒,年少的外曾祖父舉手報名。他領到10個手榴彈,到陣地側面,用手榴彈做掩護。最終,部隊攻下了那個山頭。”

李文德常和親人們說:“我的戰友幾乎都犧牲在松山。”

他曾經對尹海洲的母親惋惜地提起,自己曾和班長抬過一個高大的戰士,戰士卻因受傷嚴重、在翻下擔架時犧牲。也曾講述由于戰斗緊張,犧牲的將士們不得已集體埋葬的場景。

看著日軍堅堡火網下,戰友們一個一個倒下。

17歲的衛生兵李文德,拿起手榴彈,成為了敢死隊員。

李文德生前照片。(關注黔籍抗戰老兵志愿者慰問團供圖)(來源:動靜貴州)

張學權記得爺爺總共回過三次貴州,老家在貴州省遵義市山盆鎮茶廠村,他曾經跟著爺爺回來過兩次:“他十多歲就離開家,再回去的時候七十多歲了。”

李文德去世后,安葬在龍陵抗戰老兵墓地。他永遠留在了這片和戰友曾經戰斗的土地。

回望·山河不曾忘卻

李文德經常會到松山緬懷戰友,年紀大走不動了,也要在自家陽臺上對著主峰祭奠。

晚年,他沒有聽從兒女的勸說搬到條件更好的縣城,對松山的守望一直持續到他生命的最后時刻。

2019年3月12日,李文德突發腦溢血在家中病故,享年92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再次來到李文德老人的故居,竹箐村已是另一番模樣。

竹箐村種植的咖啡(來源:動靜貴州)

村里水泥路通到家家戶戶門口,山上漫山遍野栽種著咖啡、核桃等經濟作物。

張學權說起咖啡豆的收成滿臉帶笑:“往前最便宜的時候每斤3塊、4塊,今年賣到最高23塊5一斤。”

靠著務農的收入,張學權蓋起了新房:“修房子的材料都從怒江運進來。”

院壩里養了幾盆花,白墻紅瓦的圍欄上,巍峨松山清晰可見。

與竹箐村相隔10公里的松山之上,至今保存著戰場遺址69個、遺跡816個,有保存完好的戰壕約13200米,聳立著中國著名雕塑家李春華先生捐贈的402座中國遠征軍雕塑,每座雕像的面部表情都以歷史老照片為藍本精心雕刻。

7月29日,松山戰役遺址游人如織,松山戰役紀念碑前擺滿鮮花,遠征軍雕塑群里放著五顏六色的糖果。

游客敬獻鮮花和糖果(來源:動靜貴州)

據趙梓曄介紹,暑期日均有3000人來到松山抗戰遺址參觀。

趙梓曄說:“很多家長會帶著自己的孩子,手捧鮮花糖果來到雕像方陣前敬獻。他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曾經的娃娃兵們嘗到糖果的甜、聞到花朵的清香,讓他們跨越時空地看到,曾經為之努力的和平盛世,咱們今天過上了。”

這處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二戰戰場遺址記錄著:80年前,國土淪陷、山河破碎,為了抵御侵略者、守護家國,7000多名將士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松山。

而山對面的李文德用一生守望,傳遞著簡樸的信念——緬懷先烈,勿忘歷史。

[來源:動靜貴州 編輯:王榮]
精彩美圖 更多 >>
2025 08/06 10:17
· 來源 ·
動靜貴州
· 責編 ·
王榮
閱讀量
掃描到手機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可以在手機繼續閱讀。

青島話題 更多 >>

深度報道 更多 >>

大家愛看

信網手機版

信網小程序

青島網上辟謠平臺

AI調解員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網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402814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180021 增值電信:魯B2-20180061 魯公網安備:37020202000005號
手機版 | 媒體資源 | 信網傳播力 | 關于信網 | 廣告服務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国产精品福利电影|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视香蕉蕉|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99re这里有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久久精品无码av|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 八戒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国产日产精品_国产精品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青娱乐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