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8月6日訊 當“巧克力囊腫”術后遇上頑固子宮腺肌病,再加上盤根錯節的盆腔嚴重粘連,手術稍有不慎就會引發重要器官大出血或損傷。近日,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婦科團隊成功為一位飽受多年痛經折磨的患者,在腹腔鏡下完成高難度全子宮切除術,精準化解風險,解除病痛,標志著醫院婦科處理復雜疑難疾病的能力再上新臺階。
多年頑疾:巧克力囊腫術后又遇子宮腺肌病
42歲的付女士(化名)多年來飽受婦科頑疾的折磨:
“巧克力囊腫”手術史:3年前,付女士因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俗稱“巧克力囊腫”)在外院接受了腹腔鏡手術,巧克力囊腫極易引發盆腔炎癥和組織粘連。
頑固子宮腺肌癥:子宮腺肌癥是一種慢性、非惡性的婦科疾病,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異常地侵入子宮肌層,并在其中彌漫性生長。這一病理過程伴隨著周期性出血和炎癥反應,導致子宮結構異常與功能失調,主要有痛經、月經失調、子宮增大等臨床表現,被稱為“不死的癌癥”。
付女士因為子宮腺肌癥,痛經逐年加重,子宮也逐漸增大,劇烈的疼痛讓她不得不依賴強效止痛藥,即使嘗試了抑制激素的藥物治療,效果也不理想,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為了尋求進一步的治療,付女士慕名來到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婦科,張孝峰主任接診后,仔細檢查評估,認為可以實施全子宮切除來為付女士徹底地解除病痛,提升生活質量。但手術的難點和風險也同樣存在:
盆腔情況猶如“盤絲洞”:由于既往巧克力囊腫手術及內異癥本身的特性,付女士的子宮、雙側附件、腸管、膀胱、盆壁之間形成了廣泛、致密的粘連,器官間界限完全消失,整個盆腔宛如一片 “盤絲洞”。
解剖結構嚴重扭曲變形:粘連將正常解剖關系完全打亂,重要血管、神經、腸管、輸尿管可能被“埋藏”或緊密粘連在病灶周圍,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嚴重性的副損傷,如輸尿管斷裂、腸穿孔、大出血等。
張孝峰主任介紹,“傳統開腹手術視野雖好,但創傷較大,患者術后恢復長。常規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但在如此致密粘連、操作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實施,風險極高,對醫生的技術和經驗是極大考驗”。
針對付女士有強烈的微創手術意愿,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婦科張孝峰主任團隊決定迎難而上,實施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術前,手術團隊進行詳盡的術前討論和風險評估,制定萬全的手術方案,一場精密的“拆彈行動”悄然打響。
手術直擊:腹腔鏡微創手術下的精準切除
借助高清腹腔鏡的放大視野,張孝峰主任團隊憑借精湛的操作技巧,在粘連組織中一點點尋找安全的路徑 ,在狹小的間隙中進行精細分離,小心翼翼地避開隱藏在粘連中的輸尿管、腸道、膀胱和重要血管神經。
經過3小時緊張而精準的操作,手術團隊不僅成功切除了增大的病變子宮,更重要的是,在分離嚴重粘連的過程中,有效保護了所有重要器官,未發生任何副損傷,術中出血量少,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手術順利完成。
患者術后恢復順利,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疼痛輕,目前已康復出院,今后付女士將不會再受到嚴重痛經的困擾,生活質量將得到顯著改善。
高難度全子宮切除術的成功實施充分展示了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婦科團隊在復雜盆腔手術,特別是處理重度粘連方面的高超腹腔鏡微創技術水平,為飽受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多次手術導致盆腔粘連等復雜盆腔疾病折磨的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微創治療新選擇。
今后,青島市城陽人民醫院婦科團隊將繼續精進技術,深化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雙向交流合作,致力于用更精湛的微創技術和優質的醫療服務,守護廣大女性患者的健康。(記者 顧青青)
[來源:信網-商訊 編輯:陸云琦]大家愛看